教改之窗
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校建设工作三年规划(2020—2023)
2020年09月01日

按照牡丹江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区(校) 建设的工作安排及要求,为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,推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,作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校,我校将围绕重点工作任务探索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有效经验,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辐射带动其他学校做好课程教材实施工作,同时形成一批典型经验,为全面推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奠定良好基础。

一、指导思想 
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,坚持为党育才。为国育人,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深入推进课程改革、高考改革和育人方式改革,以提高教学质量、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,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、优化课堂教学模式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为重点,全面落实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和要求,全面提高学校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,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。

二、实施原则 

(一)整体规划

课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在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整体规划的原则,立足全局,着眼三年,通盘考虑,早作筹谋,形成学校发展的三年规划,决不能随心所欲。 

(二)积极稳妥

课改是一项全新的工作,虽然有些成功的学校有经验可借鉴,但每所学校都有各自的校情,不可照搬照抄,不能一概而论。同时,我们的课改对学校的发展,尤其是学生的发展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。因此,在积极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又必须谨慎稳妥,既不能缩手缩脚,又不能不切实际,要量力而行,积累经验,稳步推进。 

(三)协同推进

课改离不开各方面的紧密配合,必须协同作战。要积极倡导校行政各部门之间、教师之间、师生之间、校际之间的合作与对话;加大开放办学力度,加强学校与社区、家庭的联系与合作,实现资源共享互补,为我校课改工作拓展新的发展空间。 

(四)以人为本

要注重创设尊重人才、鼓励创新、民主开放的学校管理氛围和工作机制,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课改工作中的主体地位,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。 

三、组织保障

发挥学校党委统领作用,建立以校党委书记、校长为组长、校级副职领导为副组长,各处室及各学科教研室主任为组员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和推进组。

课改工作领导小组

组长:孙奇峰

副组长:彭娟 高恩福  金忠波 朱君安

课改工作推进组:

组长:彭娟 高恩福

组员:各处室及各学科教研室主任

四、总体规划

在新课程建设、课堂教学改革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关键领域进行积极探索;在开发选修课程、推进选课走班、加强学生发展指导、健全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和完善学生综合评价等重点环节实现突破。在创新安全教育、劳动教育、生涯规划和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模式方面,形成可借鉴、可推广的有效经验和成果;在打造“综合课程”“名师队伍”“学校文化”三张名片上彰显办学品牌、办学魅力;在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变革、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。

五、阶段目标 

(一)第一阶段(2020.9--2021.9) 

1.目标——深化新课改,践行新课改

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改革精神,着力培训教师,做好新课程下的校本研修和教师培训工作,规范新课改理念下的教育、教学行为,注重“五化”高效课堂,实施“生本教育”课堂教学模式。努力研究新课程,规范教学设计,编写新课程教学“学案集”,加强学科建设,提高课堂教学效益。 

2.重点工作 

  一是制定《学校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》,健全学校课改机构,完善学校实施“生本教育”课堂教学模式,深入领会其内涵,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。

二是强化新课程各项培训及校本研训,开发新课程资源,稳定教学质量。

三是切实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,有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。 

四是积极开发安全教育、劳动教育、生涯规划和综合实践活动等校本课程,积极稳妥、有序地开展学生发展指导、健全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和完善学生综合评价方式和手段。

五是建立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价制度。 

六是着力做好新课程新教材省级示范校的引领工作。  

(二)第二阶段(2021.9--2022.9)

1.目标——稳步新课改,特色出模式

大力推进基础课程、拓展课程、综合课程和特色课程建设,着力推动我校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,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改模式,在牡丹江全市范围起到示范引领作用。

2.重点工作 

一是着力推进课程建设,建立凸显学校特色“生本教育”课堂教学模式。 

二是构建多层次、多类型的课程体系和有效的课程实施方式,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与综合素质提升,创建有利于学生发展规划指导的新体系。

三是实现多学科融合,更好地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,有助于学思结合、知行统一,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。

四是切实做好新课程建设、新教材使用的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测评估工作。

五是建设一支相对稳定、具有较高实践和研究能力的教师队伍。

六是总结提炼有利于推广应用的实践成果,探索我校优质发展的新路径,示范引领全省新课程新教材更好的实施。

(三)第三阶段(2022.9--2023.9)

1.目标——收获新课改,推广新成果

巩固和发展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学特色,形成符合学校办学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,形成精品选修课程,完善多元教学评价、学业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,健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管理制度和运作模式。

2.重点工作: 

一是构建符合校本实际且行之有效的课程管理机制。 

二是做好三年来的新课改实验研究、总结、提炼工作,初步构建有学校特色的拓展课程、综合课程和特色课程框架。 

三是建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模式。编写符合学校校情、学情、教情的“学案”,完善学校实施“生本教育”课堂教学模式特色,以期推广、运用。 

四是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整合,丰富和完善校园教学资源库和学校综合管理平台,使校园网络和学科资源库为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发挥显著作用。 

五是构建并形成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、教师评价体系和机制,完善我校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评价管理机制,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。 

六是学校分期召开课程改革研讨会,组织教师进行书面和现场交流课改经验和体会,提出方法和不足,总结课改实验成果,编订成册。

制定学校新课改三年发展规划,只意味着新课改工作的刚刚开始,接下来至关重要的是如何将工作落实到实处;只有依照规划稳扎稳打、步步为营,才能更好地实现学校发展的各项目标。我们将坚持面向全体学生,因材施教,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,促进学生健康、活泼、主动、全面地发展,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,有效推进素质教育。相信在市教育局的关心指导下,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,扎实工作,一定能实现规划中的各项目标。

 2020年8月    


--教师专业技能培训--
--学生综合素质评价--
电话 0453-6662311
邮编 157000
地址 牡丹江市东五条路1号
公交 12 13 18 28 301 302 501 502 到东五条路平安街站
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版权所有©2016-2026 黑ICP备16008915号-1 黑公网安备23100002000062 技术支持:艺通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