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蕊含苞研路启,东风拂槛课题新。3月6日下午,牡二中召开2025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学会“十四五”规划课题申报培训会,以科研之力赋能教育创新,擘画育人新蓝图。党委书记孙奇峰、党委副书记校长刘维成、党委副书记杨海波、科研副校长齐晓玲以及学校科研专家于湲、王晶两位老师共同出席,科研室负责人王冬主持会议。
夯基固本·课题设计明方向
此次培训围绕“课题设计论证分层解构”、“可行性分析资源整合”、“申报流程规范演示”三大核心模块系统展开,为教师课题立项申请提供参考。
首先,于湲聚焦课题设计论证环节,强调选题需立足学生发展需求,明确工具性与发展性双重目标,探索可推广的育人模式,为教师专业成长与学校内涵发展提供实践路径。
接着,王晶详细解析课题可行性分析框架,从研究基础、团队协作到资源保障层层递进,为课题落地提供方法论支持。
最后,冯雨靓通过流程图解与操作演示,梳理线上申报全流程要点,确保申报工作规范高效。
统筹谋划·资源整合促协作
齐晓玲对课题团队优化提出建议,严格遵循“一人一研”原则,整合同类课题研究方向,推动跨学科、跨年级协作攻关,实现资源集约化与成果最大化。她强调,课题分配需兼顾教师专长与学校整体布局,形成“点面结合”的科研生态。
把舵定向·政治引领守初心
杨海波重申课题研究的政治站位,要求以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,紧扣“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”根本任务,确保研究方向与党的教育方针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。她特别指出,课题设计需融入新时代边疆地区教育特色,强化意识形态阵地建设。
领航聚力·全面部署启新程
刘维成立足“十四五”收官节点,对我校课题研究工作提出四点纲领性要求:一是加强以研促教,推动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,形成“问题即课题、教学即研究”的良性循环;二是注重过程导向,重视日常教学中的素材积累,建立动态化、可视化的过程管理体系;三是做到知行合一,强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价值,明确“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二中人”目标定位;四是追求成果创新,突破传统结题范式,构建多维度、交互式的成果呈现方式。
东风浩荡春潮涌,百舸争流正当时。此次培训会如春雨润泽科研沃土,为教师搭建起理论与实践贯通的桥梁。期待我校以课题为舟、以创新为楫,在“十四五”收官之年驶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航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