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学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,它可谓无处不在。为使学生提高化学学习兴趣,培养创新思维能力,强化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,也为使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观察、归纳整理和反思,更好地落实化学学科素养,我校各化学备课组根据学段特点,分别开展了化学学科周系列活动。同学们积极踊跃参与,感受着化学的丰富多彩。
高一学年——“提升实验安全意识,共筑安全防线”主题讲座和手抄报9月23日至27日,高一学年全体化学教师深入班级,给新生带来了生动的高中化学第一课——化学安全知识讲座。胡钊罡老师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,让学生了解化学用品的潜在危险、安全预防措施和紧急处理方法,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;张玉华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列举生活中的安全事件,不仅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,同时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的习惯;徐亚坤老师重点讲解了实验室中仪器的使用、操作方法及污染物、废弃物的处理方法。每位老师都发挥特长,展现着各自的专业魅力;学生们认真专注,表现出对知识的无限渴求。
讲座结束后,学生结合讲座内容绘制了以化学实验安全为主题的手抄报,并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出。
本次活动从学科特点出发,稳扎稳打,把高一新生引入了化学的大门。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,而且强化了学生的化学安全意识,有利于他们正确应用和传播化学知识,从而引起全社会的重视。
高二学年——“我是科普研究员,各式各样的电池”主题调查活动电池在现代科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,各种各样的电池在生产生活中被人们认识和使用。高中阶段,这部分知识虽然还停留在原理层面,但丝毫不能阻挡学生们探究电池奥秘的热情。基于此,高二学年开展了“我是科普研究员,各式各样的电池”化学学科活动。9月27日开始,高二备课组长刘继红组织教师发动学生查资料、找实物,发现身边的各种各样的电池。活动中,学生们积极踊跃,有的精研教材,有的上网搜寻,有的把目光放在手表中的小纽扣电池,有的看中了无人机中耐用的大型电池……学生们正在积蓄素材,努力完成调查报告。
高三学年——“如何整理化学错题”主题讲座化学知识比较杂乱,经常会混淆或遗忘,针对这一问题,高三备课组长李晓玲带领全组进行调研,发现学生不会整理错题。鉴于此,高三学年在9月27日开展“如何整理化学错题讲座”活动,推广学习经验。讲座中,李老师明确指出:归纳整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,提高化学学习效率的办法就是用错题本整理反复出现的易错点。她强调,利用好错题本有五大好处:一是可以应用几类方法(按板块、题型、日期等)去梳理知识点,设计留白,效果更佳;二是对于概念性错误,可以把易忘的知识点用简短的文字描述出来,在书写的同时加深理解;三是对于没有思路的习题,可以复印卷子剪裁下来,把考察的知识点、突破口和解题思路写清备查;四是用不同颜色的笔分别记录,保留了错题痕迹;五是养成了每天清、反复做、考前看的习惯,能够很好地巩固记忆。讲座过后,学生们纷纷表示学习有了抓手,都开始学着整理错题,学习热情空前高涨。
学生在校内进行学科活动的同时,9月24日,我校派出化学学科的李希文老师也参加了全市的赛课活动。她的赛课题目——盐类水解第二课时,是高二化学选修四内容比较难的一部分,不仅原理抽象不好理解,而且内容比较杂乱,想让学生学会用微观理论解释生产生活实际例子,需要教师拥有强大的教学功底。李老师在准备这节课时,细细地研究了学情,针对牡一中学生思维特点,精心设计以三氯化铁水解平衡为主线,从解释实际问题出发展开讨论,巧妙连接相关知识,把杂乱的水解应用知识点滴串成了知识网络,改变了以往平铺直叙的授课方式。刚一上课李老师就拿出一瓶本应是黄色,显示却是红褐色的氯化铁溶液让学生思考,把学生领入了探究的世界;整个授课过程中,她引导学生层层思考、不断克难,在探究问题时养成注意身边的化学知识的习惯,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处的同时,感受到化学学习中的无穷快乐。本节课内容丰富,逻辑清晰,成功落实了学科核心素养,获得了很好的课堂效果。
赛课也凝聚了二中化学人的力量,得到全体化学老师全程支持:从设计、说课、准备实验,到试讲、听课、研讨,不断细化,从而打造了这节精品课。赛课活动中,我校化学老师积极参与听课,认真学习,课后交流,都感到收获颇丰,决心在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提升自我。
这次化学学科周活动,既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,凝练了学科素养,也彰显了我校化学人的专业魅力。